泰州公司百科
人氣:340 時間:2022-07
今年上半年,上海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400家,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持續匯聚壯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。“我們全力服務特斯拉那樣的大項目,也在投入更大精力,關注初創企業的需求,哪怕它們只在孵化器里租著一兩個工位”。
今年6月,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活動如期而至。雙創周只有短短7天,但1個多月過去了,活動組織者卻還沒有“收工”。
雙創周活動一結束,上海就“趁熱打鐵”,聚焦雙創的痛點和堵點,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建議,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。
市場一線有呼聲,營商環境便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。企業還有什么抱怨;改革還有無盲區;相比國外城市、兄弟省市還有哪些差距……當前的上海,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正中流擊楫,全面提速。
66項地方事權改革全部落地
今年春節后個工作日,委、市政府的個大會,主題就是優化營商環境。會上討論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去年底新出爐的世行報告。排名躍升32位令人振奮,但大家關注的卻不是成績,短板和差距反而成為焦點。
“排名第46位,說明還有45個和地區排在我們前面。”會上提出的這句話,敲打人心,成為今年以來上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出發點。
面對經濟下行壓力,上海以營商環境改善作為“逆周期對策”的抓手,主動發力。年初出臺的上海營商環境改革2.0版方案,提出88項進一步對標改革的舉措和建議。隨后,按照更高標準要求,上海又推出20項新的深化改革舉措,一并納入世行對標改革任務共同推進。截至目前,66項地方事權改革事項已全部落地,各指標深化改革工作按時間節點扎實推進。
此前一年對標世行測評標準,上海大刀闊斧的改革中,行政審批環節已經大幅壓減。今年的2.0版改革方案,又提出行政審批事項承諾審批時限平均減少一半、提交材料減少一半的“雙減半”目標。
“雙減半”的軍令狀下,一些職能部門一度也犯難,容易改的環節都改了,剩下全是硬骨頭。小修小補行不通了,不做流程再造,改革便無法突破。
新一輪改革從最難處開始。去年世行營商環境測評中,上海的施工許可審批是拖后腿的“失分項”。平均169.5天的獲得施工許可時間,是剛剛從前年的300多天壓減而來的,可仍在全球排名中落后。
“照以前按部就班走流程,走得再快還是慢。”施工許可審批部門負責人介紹,今年改革中,通過整合環節、串聯改并聯的流程再造,施工許可全流程平均時間已經壓減到64天。比如過去耗時最久的驗收環節,一個部門等一個部門的方式,改成了多部門現場擺“考場”,跨度數月的耗時,如今只需1個月左右。
“眼下上海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態勢越來越明顯,一個施工許可環節,卡住的不止是企業的時間和成本,更是上海新動能培育、壯大的時間和成本。”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一系列改革落地,打通關鍵環節,推動微觀活力匯聚成宏觀動力。
投入更大精力關注初創企業
今年以來,復雜多變外部經濟環境下,上海依然成為全球企業、資本看好的投資熱土。預計上半年,上海新設外資項目同比增長49.2%,實到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3.9%。
外資加快集聚,來自上海經濟的平穩增長,也來自高標準營商環境、高效率政府服務帶來的影響。
今年上半年,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建設全速推進。特斯拉汽車創始人埃隆·馬斯克連連發“推特”,對上海各方的快速高效不吝贊美之辭。
當馬斯克急于依托中國工廠突圍時,上海則以服務特斯拉項目為契機,打造營商環境和政府效率的全球典范。“逆全球浪潮陰影下,上海和特斯拉汽車的合作無間,是全球化積極意義的更好詮釋。”經濟學家指出。
今年5月底,輝瑞普強全球總部正式落戶上海,這是跨國藥企在中國設立全球總部。輝瑞普強全球總裁高天磊表示,吸引企業最終將全球總部落戶的因素中,政府服務尤為關鍵。
然而推動上海經濟穩中有進的,不只有特斯拉、輝瑞這樣全球矚目的大項目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400家,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持續匯聚壯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。
“我們全力服務特斯拉那樣的大項目,也在投入更大精力,關注初創企業的需求,哪怕它們只在孵化器里租著一兩個工位。”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去年世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,開篇就將目光投向全球經濟中的中小企業:“所有關心經濟發展和社會利益的理性政府,都對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給予高度關注”。
今年以來,上海在金融支持、減稅降費等領域相繼出臺政策,切實為中小企業減輕負擔,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。
在最近針對創新創業領域開展的調研和建議征集中,一系列具有共性的瓶頸問題浮出水面。根據社會各界反饋的企業注冊注銷、眾創空間載體建設、人才支持保障、創業投融資、政策發布和落實等熱點問題,上海正邊調研邊梳理,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和辦法措施。
今年以來的新一輪營商環節改革中,上海進一步擴大改革覆蓋面,推動政府管理和服務從“以部門為中心”向“以用戶為中心”管理模式轉變。
上海注重傾聽和回應企業需求,把“12345”市民服務熱線功能拓展到企業服務,做到市場和社會訴求“一號響應”,建立企業和市民的統一政府咨詢、投訴、建議平臺,打造政府服務企業的“總客服”。
上海還圍繞大調研中企業對政府服務、人才政策、科技創新、投資環境、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提出的營商環境改革訴求和建議,積極協調,推進解決,并舉一反三,注重相關領域的制度和機制建設,形成了20個政策文件和工作機制。
今年6月,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活動如期而至。雙創周只有短短7天,但1個多月過去了,活動組織者卻還沒有“收工”。
雙創周活動一結束,上海就“趁熱打鐵”,聚焦雙創的痛點和堵點,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建議,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。
市場一線有呼聲,營商環境便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。企業還有什么抱怨;改革還有無盲區;相比國外城市、兄弟省市還有哪些差距……當前的上海,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正中流擊楫,全面提速。
66項地方事權改革全部落地
今年春節后個工作日,委、市政府的個大會,主題就是優化營商環境。會上討論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去年底新出爐的世行報告。排名躍升32位令人振奮,但大家關注的卻不是成績,短板和差距反而成為焦點。
“排名第46位,說明還有45個和地區排在我們前面。”會上提出的這句話,敲打人心,成為今年以來上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出發點。
面對經濟下行壓力,上海以營商環境改善作為“逆周期對策”的抓手,主動發力。年初出臺的上海營商環境改革2.0版方案,提出88項進一步對標改革的舉措和建議。隨后,按照更高標準要求,上海又推出20項新的深化改革舉措,一并納入世行對標改革任務共同推進。截至目前,66項地方事權改革事項已全部落地,各指標深化改革工作按時間節點扎實推進。
此前一年對標世行測評標準,上海大刀闊斧的改革中,行政審批環節已經大幅壓減。今年的2.0版改革方案,又提出行政審批事項承諾審批時限平均減少一半、提交材料減少一半的“雙減半”目標。
“雙減半”的軍令狀下,一些職能部門一度也犯難,容易改的環節都改了,剩下全是硬骨頭。小修小補行不通了,不做流程再造,改革便無法突破。
新一輪改革從最難處開始。去年世行營商環境測評中,上海的施工許可審批是拖后腿的“失分項”。平均169.5天的獲得施工許可時間,是剛剛從前年的300多天壓減而來的,可仍在全球排名中落后。
“照以前按部就班走流程,走得再快還是慢。”施工許可審批部門負責人介紹,今年改革中,通過整合環節、串聯改并聯的流程再造,施工許可全流程平均時間已經壓減到64天。比如過去耗時最久的驗收環節,一個部門等一個部門的方式,改成了多部門現場擺“考場”,跨度數月的耗時,如今只需1個月左右。
“眼下上海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態勢越來越明顯,一個施工許可環節,卡住的不止是企業的時間和成本,更是上海新動能培育、壯大的時間和成本。”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一系列改革落地,打通關鍵環節,推動微觀活力匯聚成宏觀動力。
投入更大精力關注初創企業
今年以來,復雜多變外部經濟環境下,上海依然成為全球企業、資本看好的投資熱土。預計上半年,上海新設外資項目同比增長49.2%,實到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3.9%。
外資加快集聚,來自上海經濟的平穩增長,也來自高標準營商環境、高效率政府服務帶來的影響。
今年上半年,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建設全速推進。特斯拉汽車創始人埃隆·馬斯克連連發“推特”,對上海各方的快速高效不吝贊美之辭。
當馬斯克急于依托中國工廠突圍時,上海則以服務特斯拉項目為契機,打造營商環境和政府效率的全球典范。“逆全球浪潮陰影下,上海和特斯拉汽車的合作無間,是全球化積極意義的更好詮釋。”經濟學家指出。
今年5月底,輝瑞普強全球總部正式落戶上海,這是跨國藥企在中國設立全球總部。輝瑞普強全球總裁高天磊表示,吸引企業最終將全球總部落戶的因素中,政府服務尤為關鍵。
然而推動上海經濟穩中有進的,不只有特斯拉、輝瑞這樣全球矚目的大項目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400家,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持續匯聚壯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。
“我們全力服務特斯拉那樣的大項目,也在投入更大精力,關注初創企業的需求,哪怕它們只在孵化器里租著一兩個工位。”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去年世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,開篇就將目光投向全球經濟中的中小企業:“所有關心經濟發展和社會利益的理性政府,都對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給予高度關注”。
今年以來,上海在金融支持、減稅降費等領域相繼出臺政策,切實為中小企業減輕負擔,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。
在最近針對創新創業領域開展的調研和建議征集中,一系列具有共性的瓶頸問題浮出水面。根據社會各界反饋的企業注冊注銷、眾創空間載體建設、人才支持保障、創業投融資、政策發布和落實等熱點問題,上海正邊調研邊梳理,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和辦法措施。
今年以來的新一輪營商環節改革中,上海進一步擴大改革覆蓋面,推動政府管理和服務從“以部門為中心”向“以用戶為中心”管理模式轉變。
上海注重傾聽和回應企業需求,把“12345”市民服務熱線功能拓展到企業服務,做到市場和社會訴求“一號響應”,建立企業和市民的統一政府咨詢、投訴、建議平臺,打造政府服務企業的“總客服”。
上海還圍繞大調研中企業對政府服務、人才政策、科技創新、投資環境、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提出的營商環境改革訴求和建議,積極協調,推進解決,并舉一反三,注重相關領域的制度和機制建設,形成了20個政策文件和工作機制。